透氣型塑膠跑道
13mm透氣型跑道塑膠面層鋪設
1、跑道區混合型塑膠面層鋪裝施工方案
1)試鋪:經檢測達到要求之后,在田徑場的四個角各做3個1×1 m的試鋪,并認真做好記錄。要求:一是試鋪取料要隨機,二是四個試鋪配比不同。目的:一是檢查原材料的質量,二是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如溫度,空氣濕度及地面含水率確定鋪裝材料的配合比及掌握固化時間,固化后取塊送檢經雙方認可之后正式進行聚酯膠面攤鋪。
2)底材攤鋪:瀝青基礎(或水泥基礎)封底1-2天(24-72小時)后,經檢查確認達到要求,即開始攤鋪底膠,底材為單組份聚氨酯及環保型再生黑膠粒,預集體(甲組份)與黑膠粒的比例為1:8,再生膠粒粒徑<2-4㎜,厚度為9-10mm,其程序如下:
①根據當日的鋪裝面積計成所需半成品,并將所需材料(包括甲組份、黑膠粒,催化劑)及機具全部擺放于施工地點。
②檢查機具、電路尤其是度量衡工具的準確性。
③根據進度安排順序,用3mm夾板開鋸為13mm寬的木板條,外裹聚乙烯薄膜。將當日工作區域分開釘好。同時檢查是否與道面緊貼,防止板條松脫而出現滲漿漏液現象。
④道面除塵、清潔。
⑤以試鋪送檢配合比為依據并根據當日氣溫、空氣濕度調整配比后,嚴格按配比配料。下料開機攪拌配料時一定要確保度量衡具的準確,二是除配料員外,必須有復核員;三是每次稱量都必須按程序及紀錄;四是嚴格按控制拌和時間,拌和務必均勻并掌握好喂料節奏及下料地點。
⑥攤鋪:混合配比料運至推鋪現場下料后,即開始攤鋪,攤鋪時應注意兩點:一是隨時檢測厚度,只允許正差而不允許負差,二是隨時根據溫度變化調整催化劑比例,防止膠漿過稠,固化時間慢順坡流動而造成下面單組份膠水較多難干面層粘接性不夠的現象,三是盡可能將攤鋪時間安排在下午4點以后或早上10點之前,防止氣溫過高,使原料在固化過程中產生發泡現象而影響質量?;匿佋O4-5個工作段,鋪設完畢后進行檢查:一是否有起鼓,離層及疏松現象,如有此類現象,應及時分析原因并做徹底處理,二是平整度第一次檢測,凹陷處及時補平,凸出之處要打磨,確認基材的厚度、平整度及質量達到要求之后,才做面層鋪設,從而確保面層鋪設的平整度及整體質量。
⑦面層為雙組份聚氨酯,預集體與色漿比例為1.5:1。按一定比例配EPDM顆粒膠粉及其他助劑混合,倒入攪拌機充分攪拌后倒入噴涂機。
⑧專業人員對全場進行噴涂,噴涂分兩層噴涂,第一層噴涂完后檢查整場效果,對噴涂不均勻處重新進行噴涂,厚度控制在2-3mm之間。
⑨施工完第二天固化后清理接邊,接邊要平整,噴涂好后場地要平整。
⑩在面層噴灑滾涂一層保護層,施工完成后,表面顏色應均勻一致
2、標志線測畫
1)膠面鋪設完成后,全場做衛生清潔工作,完成后即可開始劃線,其步驟如下:
①首先用激光測距儀及經偉儀復檢七個基本樁點,并對誤差做調校確定后,按照國際田聯的標準進行測量,畫出各種標志線,以此為基準,用鋼尺把分道線分好,用鐵釘定點,再用具有一定韌性的魚絲線將直線各點按縱橫相連。
②將線槽基準線與定位線對齊。將線漆調好后即可開始噴分道線。注意噴線時務必用電腦噴線機動性噴嘴的高度與角度及寬度確保線寬的誤差嚴格控制在規則允許的最低限。
③將各項目的起點、跨欄欄距、搶道線、接力區、終點線等列表,并根據不同項目標志線顏色不同,做成若干不同顏色的小標志,用透明膠固定于大頭針上部,用經緯儀標定于各自的位置上,所有標志物標志完,檢查無遺漏。用經緯儀復核一遍確認后。用鋼尺采用放射線丈法再次檢查確認,再根據不同項目用同顏色噴涂上述各點位線。
2)標志線噴劃注意事項:
①噴線前場地清潔要徹底,浮?;厥找蓛?,杜絕因隔離出現瑕疵現象。有風時不能噴線,防止因風影響出現虛邊。
②劃線后需經體育工藝員復核,角度部分用放射線長度進行校核,直線部分用鑒定過的鋼尺(包括尺長校正、溫度校正)進行復核,確認符合,方可按國際田聯規定的彩色標志噴漆。
3、竣工驗收
1)跑道及球場塑膠面層鋪裝施工全部完工后,畫出竣工圖。
2)整理好施工操作記錄,寫出施工總結。
與甲方共同對塑膠工程進行綜合驗收,對驗收中提出的具體問題,本著“用戶至上”的信條及時整改,確保用戶滿意做好售后服務工作,為用戶服務。
-
2017-8-4塑膠跑道做法及材料
-
2017-8-4塑膠跑道國家標準
-
2017-8-4塑膠跑道的種類及適用范圍
-
2017-8-4硅PU球場材料具有多功能運動性